主页 ›
学科分类 ›
农业植物论文
农业植物
智慧农业
无土栽培
粮食安全
物联网
精准农业
文章探讨了物联网(IoT)技术在无土栽培(水培、气培、鱼菜共生)中的创新应用及其对全球粮食安全的贡献。研究指出,面对人口增长和耕地减少的挑战,IoT驱动的智能精准农业通过实时监测环境参数(pH值、EC值、温湿度)、自动化资源管理和数据驱动决策,显著提升作物产量(最高达传统耕作3倍)并减少90%的用水量。论文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揭示了当前研究趋势(中国主导77.2%的出版物),同时指出高初始投资、能源依赖和技术复杂性是主要制约因素。研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垂直农业和可控环境农业(CEA)的可持续发展路径。
生成对抗网络
多光谱图像
精准农业
语义分割
数据增强
文章针对精准农业中作物/杂草分割任务的数据集类别不平衡问题,提出了一种基于形状和风格生成对抗网络(GAN)的数据增强方法。该方法利用DCGAN生成新作物形状,并利用条件GAN(cGAN)生成对应的多光谱风格(包括RGB和近红外通道)。在生成过程中,通过编码原始背景的风格信息,确保合成物体与背景的一致性。实验结果表明,使用增强数据训练的分割网络在公开甜菜数据集上取得了更高的mIoU(平均交并比),尤其在杂草(少数类)分割上效果显著提升。
废物管理
真菌修复
可持续发展
文章介绍了一种名为MushBox的创新技术,通过真菌与纤维素废物的结合实现城市固体废物的原位降解。研究测试了多种真菌菌株(如Pestalotiopsis、Aspergillus SP、Pleurotus Ostreatus等)对不同类型废物的降解效果,并评估了多种纤维素废物作为真菌生长基质的适用性。实验结果显示,MushBox在垃圾填埋场测试中每年可降解约1.19吨废物,且真菌在灭菌小麦秸秆上表现出最佳生长效果。该技术不仅减少了垃圾填埋场的空间占用,还能降低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,为可持续废物管理提供了新思路。
古气候学
中生代
反照率效应
文章探讨了中生代全球平均表面温度(GMST)与大气CO2浓度缺乏相关性的现象,即“中生代谜题”。通过分析中生代(2.52-0.66亿年前)森林覆盖与温度的关系,研究发现森林覆盖(以碳埋藏通量为代理指标)与GMST呈现强相关性(R²=0.88)。森林扩张导致地表反照率降低(约0.25降至0.15),产生约10.2 W/m²的辐射强迫,解释了观测到的5.5°C升温。这一发现揭示了植被反照率反馈在中生代气候中的主导作用,为理解长期气候演变提供了新视角。